一、制作系统盘
(1)下载 Ubuntu 16.04 LTS
下载链接:BitTorrent
(2)烧制系统盘
i. 命令行烧制
1
2
3
4
sudo fdisk -l # 查看磁盘信息
sudo umount /dev/sdc* # umount
sudo mkfs.vfat /dev/sdc -I # 格式化位FAT格式
sudo dd if=/../../..ios of=/dev/sdc status=progress # of为制作U盘启动盘
ii. 软件烧制
官网给的教程是用 Startup Disk Creator 烧制,还有 windows 和 macOS 系统下烧制的方法。
没试过,详见 链接 。
二、安装 Ubuntu
选择 install,安装说明很详细,略过。
分区的部分选择自己设置,我主机有 256G 的固态硬盘,和 1T 的机械硬盘,分区如下:
-
128G 固态:
/EFI == 100M(主分区-起始位置),近几年出厂的主板,系统用 UEFI,那么就需要分一个 EFI 分区,如果不分这个分区安装不报错,可以不分。建议用 UEFI 启动,开机比较快。
/swap == 16G(逻辑分区-结束位置)交换空间,我主机 16G 内存,所以分了 16G 给它。
/ == 余下所有(主分区-起始位置)系统分区,/boot、/home 什么的不用单独分。
-
1T 机械:
/DATA == 1T(逻辑分区)单独分出来,系统自动挂载机械硬盘到 /DATA,一般的数据都放在这个盘,系统重装时,保留这个盘不格式化,重新挂载上去就行了。
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,以下是设置合适的交换分区大小的规则:
物理内存 | 交换分区(SWAP) |
---|---|
<=4G | 至少4G |
4~16G | 至少8G |
16G~64G | 至少16G |
64G~256G | 至少32G |
其他的可以下一步,安装完成拔掉 U 盘,重启就行了。
三、切换英文目录
默认目录是中文,用命令行时要经常切换输入法输入中文,很麻烦,用下面的命令切换英文目录:
1
2
3
4
5
6
7
8
9
# Ubuntu
export LANG=en_US
xdg-user-dirs-gtk-update # 询问是否转化为英文目录,同意并关闭
export LANG=zh_CN
# 重启,开启后询问是否转化为中文目录,取消并选择不再提示
# Linux
# 找到 ~/.config/user-dirs.dis 文件
# 修改对应的目录为英文,并创建对应文件夹,重启
更新:
直接在设置里选择语言为英文,然后重启,系统会自动提示切换目录为英文,选择切换即可;若需要中文系统,再选择语言为中文,重启后提示切换目录为中文,选择不切换并且不再提醒即可。
四、保存数据至 /DATA
1. 将家目录迁移至/DATA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cd ~
DESTINATION='/DATA/Home_Dirs/'
for i in *
do
if test -d $i
then
echo moving $i
mv $i $DESTINATION
ln -s $DESTINATION$i $i
fi
done
2.利用网线传输数据:
- 网线连接新旧机器
- 在旧机器新建网络配置
- 在新网络配置里选择 IPV4 Setting,在 Method 项选择 Shared to other computers,点击 save 按钮
- 连接成功,查看新旧机器 ip ,即可 scp 传输
如果新机器没接显示器,可用 nmap 查询:
1 2 3 sudo apt install nmap ip a # 查询本机 ip,如 10.42.0.1 nmap 10.42.0/24 # 输出新机器 ip 地址
五、安装 CUDA、cuDNN
见 NVIDIA显卡配置。
2019 年 11 月 21 日更新:
最新安装方法见 Ubuntu 深度学习环境全配置。